2018年12月13日星期四

摩洛哥游记(一):为什么是摩洛哥,而且只是摩洛哥?


在摩洛哥最有趣的,是遇到了许多现代的游牧民族。

Casablanca的火车上遇到了Tangier来的女孩,说她离开了自己的家乡,在卡萨工作。
Marrakech遇到了来自Fes的管家,开始和我不断吐槽Fes的治安,高度赞扬Marrakech的好,尽管在我看来是完全相反。

Tangier遇到来自卡萨的host,她不断旅居摩洛哥的各个城市,Tangier是她的最后一站。父母问她到底什么时候才要安定下来,她问:

“人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安定下来的概念?行走也是一种生活态度。”


似乎有人说过,旅行就是呆腻了一个地方的人,去到另一个别人呆腻的城市。

你身体里也流着游牧民族的血液吗?





到新加坡生活已经六年多,自经济独立以来,每一个年末都会用出走的方式跟一个年头告别。

今年选择了摩洛哥。

在摩洛哥旅行16天的途中,收到许多询问摩洛哥旅游的私信,回到小新沉淀了几天后,决定通过游记的方式,与有兴趣的人分享我眼里的摩洛哥。


(逆时针路线图:卡萨布兰卡-索维拉-马拉喀什-撒哈拉沙漠-菲斯-舍夫沙万-丹吉尔-艾希拉-拉巴特-卡萨布兰卡)

以大三角的方式,16天,转换10个城市,不断在路上的概念。



为什么是摩洛哥,而且只是摩洛哥?

不喜欢跨度大却深度浅的旅行方式,并考虑到体力与旅途中的续航力,我把每一次的长旅安排在介于10-21天的长度,在这有限的时长里,我一次只会选择一个地方详游。

之前去过的台湾、香港、新疆、东日本、东南亚,我每次只选择了一小块区域,仔细地搭着车、骑着车、或用自己的双脚去行走每一个角落,观察当地的民生与文化。

在知道摩洛哥之前,率先知道的是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,那是高中青涩的记忆,不是出行摩洛哥的主要原因。


谈到摩洛哥,争相出现在脑海里的不是撒哈拉,而是这些抢眼的瓷器,花纹与釉彩。


今年机缘巧合之下,看了不少关于摩洛哥的游记与vlog。基于自身对阿拉伯风情的好奇与向往,做了一番功课,发现自20171227日起,马来西亚公民可在免签证的情况下,到摩洛哥旅游90天。而摩洛哥签证据说是非常难办的签证,免签成了旅行动机的一大推动力。

16天待在摩洛哥,可以让我充分环国慢游。

这个国家有意思的是,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面貌与性格,环游摩洛哥一大圈,感觉像巡礼了不同的国家,可以看见不同的地貌和景色,比如海港、雪山、沙漠、山城、各色古城。

即使它们天空都一样干净,却有着不一样的蓝,每个地方的日落都映照着不同的色调。

不得不说,摩洛哥是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,游客却相对不多,一天下来见不着几张亚洲面孔。摩洛哥人们简直把我这张东方面孔当稀有动物来打量,有的时候,甚至连比我矮个半截的小孩会大胆地上前与我开玩笑。



“你好”
Konichiwa
China?

当地人的“你好”说得字正腔圆。每当被这么说就会回一句“Assalamualaikum”,随即就能看见阿拉伯人脸上惊诧的表情。

不断地被问“China?”有点让人毛躁,回答“No, Malaysia”,然后再面对多一次惊诧的表情。


(待续)




2 条评论:

大脸兔 说...

喜欢读你写的游记,期待下一篇!!!

大脸兔 说...
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。